赢博体育app:茶艺基础知识
茶艺,萌芽于唐,发扬于宋,改革于明,极盛于清,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,自成一系统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艺基础知识汇总,欢迎参考阅读!
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。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。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。中国茶道传到日本,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。传到韩国,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。传到新加坡,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。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。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、茶艺的核心。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,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。
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。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,故称茶艺。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。茶就是科学泡茶,科学饮茶,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。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,达到精神上的养生。
1.陶,是指陶器。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。今天用起来-,古朴典雅,返朴归真,回归自然,别有韵味。
2.砂,是指紫砂,有著名的宜兴紫砂。它起源于明,兴盛于清。有形美、神韵,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。泡茶不走味,过夜茶不馊。
3.瓷,是指瓷器,有著名的景德瓷。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。它白如玉,明如镜,薄如纸、声如罄.
4.透,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。她玲珑剔透,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,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、起舞更是赏心悦目,心旷神怡。
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。如不同人表演这五种茶艺就派生出少儿茶艺、文仕茶艺、村姑茶艺等。如果不同民族表演这五种基本茶艺就派生出白族茶艺、畲族茶艺、格格茶艺,乃至清官茶艺等。如果按时代表演就会派生出大唐茶艺、宋代斗茶,清代盖碗茶等。
1.土茶,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。茶,不一 是最好的·,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。
2.水,是泡茶必不可缺少的,它不一定是名泉水,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,无杂质。
3.器,是泡茶的工具,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,要以茶定器。
4.人,是茶艺的主体,工农商学兵,三教九流,都能与茶融合,搞茶艺一定要文明,雅静。
解说词与表演配合恰到好处,词语使用恰当。声音流畅、语言简炼优美娴熟,要用普通线.茶汤。
所泡茶汤符合所用茶的茶汤标准。如红茶红艳透明,绿茶清澈碧绿等。满分20分。
服装、服饰、发型搭配是否合理美观。茶具组合是否合理,与所表演的茶艺是否配套。茶具是否清洁卫生。满分15分。
美是人的一种追求,对人性美更是如此。因此,茶艺小姐的容貌是很重要的,并不要都是美人,但一定要好看,大方,有内涵有味,或小家碧玉,或大家闺秀。
不论是茶艺表演还是茶馆的小姐都有一套合身美丽大方的服装,显示出茶艺职业服装之美。
不论是茶艺中的解说词还是茶艺馆的小姐用语,都象莺歌燕语,娓娓动听,显示出语言美。
在茶艺中不论是清脆乐耳的琴声,还是绵绵的禅乐,都使人陶醉,显示出茶艺音乐之美。
在茶艺表演中要投茶有序,误失时宜,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、不同的季节,要选好采用上投,还是中投,或是下投的方法。
泡茶水温很重要,高温测茶熟,低温味不出。要根据茶叶的品种老嫩,决定用水温度。
泡茶用水注入多少很有讲究,要根据茶具和品饮的方式决定注水的多少。如玻璃泡碧螺,水要七分满,而壶泡乌龙或盖碗花茶,要注满(十分满)。
在泡茶中用茶的品种不同、水温不同,冲泡的次数不同,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。一杯浓淡可口的茶汤必须掌握好冲泡时间。
在品茶中由于所用茶不同,冲泡的次数也不同,如碧螺春三次即可,乌龙茶可冲泡五次以上。
6.叶嘉酬宾:叶嘉是茶叶的代称,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,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、色泽、香气特点。
8.高山流水:即温杯洁具,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,动作舒缓起伏,保持水流不断。
16.内外养身: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,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。
23.翻江倒海: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,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,放在茶托上。
24.敬奉香茗:双手拿起茶托,齐眉奉给客人,向客人行注目礼。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,最后一杯留给自己。
32.领略茶韵: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线.自斟漫饮: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,体会冲泡茶的乐趣。
35.游龙戏水:即鉴赏叶底,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,让客人观赏乌龙茶“绿叶红镶
茶道有其约定俗成的法则。唐代为九难,即造、别、器、火茶艺、水、炙、末、煮、饮;而宋代分了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标准,“三点”为新茶、甘泉、洁器为一,天色好为一,风骚儒雅、气息相投的茶客为一;反之,是为“三不点”。
到了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。“十三宜”为一无事、二佳客、三独坐、四咏诗、五挥翰、六徜徉、七睡起、八宿醒、九清供、十精舍、十一会心、十二鉴赏、十三文僮;“七禁忌”为一不如法、二恶具、三主客不韵、四冠裳苛礼、五荤肴杂味、六忙冗、七壁间案头多恶趣。
中国茶道的详细表现形式有两种。①煎茶。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。唐代的煎茶,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。
②斗茶。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,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。斗茶又称为茗战,兴于唐代末,盛于宋代。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。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。其终极目的是品尝,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,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,做到色、香、味三者俱佳,才算斗茶的`最后胜利。
③工夫茶。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、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。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、漳州、泉州和广东的潮州。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。饮工夫茶,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,特别是待客,更为讲究。
尽管“茶道”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,但至今在《新华辞典》、《辞海》、《词源》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。茶道属于东方文化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,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、正确的定义,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、理解它。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“茶道”这个词,例如,《封氏闻见记》中:“又因鸿渐之论,广润色之,于是茶道大行。”唐代刘贞亮在《饮茶十德》中也明确提出:“以茶可行道,以茶可雅志。”